科技创新赋能,中科采象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发布日期:2024-04-02 浏览次数:132
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晋升成为全民热词。新华社、中国青年网、合肥日报等主流媒体平台聚焦中科采象众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催生新质生产力作刊载专题报道。
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落地,高端精密采集测量仪器装备成为重点培育目标之一,作为实现科技创新、技术进步的重要工具,其在催生新质生产力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纵观行业现状,高端精密采集测量仪器装备被海外品牌垄断,我国经济各领域90%以上的高端精密采集测量仪器依赖进口,相关仪器进口费用高达1000亿美元,在美国推动与中国科技“脱勾”“断链”的宏观背景下,原有供应链良性协作机制将会被打破,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将会受到挑战。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源头科技创新的引领,中科采象继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发展理念,以“快电子学技术”和“模块化仪器技术”为核心技术,专注于传感器信号数字化及仪器装备的研制。从最初基于大科学装置前沿基础研究,到体制机制创新突破成果转化堵点,再到最后在赋权改革国策下,释放产业链持续动能,核心团队仅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模式,赋能高端数据采集仪器及装备产业链,通过聚焦高端数据采集仪器装备、海洋环境探测等重大领域进行科研攻关,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及产品国产化研制,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成套式数据采集仪器装备精准对焦“智慧密码”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纵观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未来产业重点布局将聚焦推进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中科采象利用高端数据采集仪器装备,部署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新赛道,研制出深海能源勘探开发装备、生物医疗健康创新产品打造特色产业链。
生命健康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驱动医疗场景变革,医疗产业面临“进化式”创新,重新定义更有价值的产品、服务、运营与价值链生态。中科采象依据核科技和大科学装置研制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数据采集、高精度位置测量、系统级的多通道同步采集、高性能数据读取等方面的经验,基于模块化仪器技术成功研发出系列模块化数据采集仪器,该仪器技术可用于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的物理剂量学关键参数测量。
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作为一种将放射与药物相结合的靶向、细胞级精准放疗,结合“生物靶向”和“重离子放疗”两者优势,从细胞层面靶向性产生10微米射程的重离子射线,高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BNCT治疗的辐射场需要同时对快中子、热中子等物理剂量学关键参数进行测量。中科采象基于μXI架构搭建的中子能谱测量系统、中子和γ注量空间分布测量系统,对中子束流进行治疗前测量,高效评测束流状态。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的应用推进了产学研医协同链条,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建设。
▲硼中子俘获治疗原理示意图
海洋“蓝色”生产力
海洋新质生产力是构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和战略支撑,也是促进“蓝色经济”的“硬核力”之一,通过充分挖掘海洋资源、优化海洋资源配置、加快能源转型、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生产力。
▲高精度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装备示意图
海洋新兴技术快速发展应用为海洋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中科采象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中海油服战略合作伙伴,创造性地将核与粒子物理大科学装置研究和建设的先进探测技术,发展并用于国家海洋油气勘探这一重大领域,与中海油服开展联合攻关,成功研制出大型深水油气地震勘探拖缆装备、海底地震采集节点装备、海底地震电缆采集装备,攻克了海洋地震波精确采集测量相关的多项核心技术难点。
▲高精度深水油气地震勘探拖缆采集装备示意图
▲搭载中科采象自主研制的拖缆采集系统的“海洋石油720”物探船出海作业中
作为国家首批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企业之一,中科采象以占领传感器信号数字化及仪器装备研制要道为发展策略,未来将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构建新质生产力战略,聚焦不同应用场景,以海洋油气勘测为示范应用,将核科学技术落实到更多的领域和行业,做到遍地开花,让数据采集更精确、更简单,使数据更有价值。
- 上一篇:PXIe-X1048高速数字化仪助力核素识别项目研究
- 下一篇:中科采象年度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