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采象作为合肥科技创新成果与新质生产力企业接受安徽新闻联播采访
发布日期:2024-07-08 浏览次数:99
2024年6月28日,中科采象作为合肥科技创新成果与新质生产力企业接受安徽新闻联播采访。
【安徽新闻联播】报道原文:
“安徽省持续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把“第一生产力”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这段时间,在位于合肥市高新区的中科采象公司,科研人员正在开展针对海底电缆地震波采集测量技术的专项攻关,项目牵头人曹平,是中国科大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副教授,早在二十年前,他就投身于高精尖海洋物探装备的关键技术研发,并形成了一批论文、专利,甚至做出了装备的样机,但这些成果却始终停留在实验室。”
曹平副教授在采访中表示:“科技成果的原始创新,如果最后没有形成转化,没有形成落地和应用,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浪费。就存在要让科研团队具备专利的使用和应用的自主权利(的问题),遇到了产业化的堵点。”
“曹平团队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在过去是一个普遍问题,由于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归属单位,无法赋权给技术发明人,想要转化审核流程非常繁琐。为了让成果转化更加顺畅,2020年,中国科大开展了成果赋权改革试点,也就是将科技成果所有权通过先赋权、再转让的方式完全让渡给科研团队,如此一来,像曹平副教授这样的科研人员就真正成为了成果的主人,他们能够自主组建团队成立公司,同时,学校与他们会按照协议约定收益分配比例,实现了高校、科研人员、转化企业三方共赢。”

最后,曹平副教授表示:“(中国科大开展成果赋权改革试点)让我们科研人员能够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更好地转化落地。由于我们有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形成公司的载体,所以(在)资本市场也能够很快地获得风险投资的支持,从而能够围绕着产业需求做更多的工作。”

中科采象依托国家科技成果赋权试点改革政策和中国科大先研院新型研发机构创新体制机制等优势,响应“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将大科学装置基础前沿研究成果与国家重要行业急迫需求相结合,为各行业提供高端数据采集仪器装备及解决方案。
在科技成果转化赋权改革的推动下,中科采象在数据采集仪器装备产业化进程中取得了突破进展,成功构建了“基础+通用+行业”的三维立体产品体系。产品的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高度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广泛应用于射线探测、能源勘探、精密测试测量以及工业测控等多个领域。

未来,中科采象将坚定不移地秉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科技引领为导向”,不断探索并拓展数据采集技术的多元化应用场景与广阔市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注入更强动力。
来源:【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江淮改革实景图】安徽: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把“第一生产力”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