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子散射、大型强子对撞机、海洋勘探领域技术前沿,中科采象应邀参加多场行业交流展
发布日期:2024-11-29 浏览次数:104
聚焦中子散射、大型强子对撞机和海洋勘探领域技术前沿,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致力为客户提供更优质适配的解决方案与产品,中科采象近期参与多场行业交流展,与专家共同探讨行业技术应用最新进展,共促多学科交叉合作新篇章。
1、第十届全国中子散射会议暨国家中子源多学科应用研讨会
11月13日,中科采象应邀携CSNS反角白光中子源共用读出电子学解决方案及PXIe、PCIe、μXI系列产品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子散射会议暨国家中子源多学科应用研讨会。本次会议通过中子衍射、非弹性散射等议题,展示了中子散射技术在基础科学研究和工业技术发展等多领域的最新成果,为中子源多学科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中科采象产品展示
中科采象聚焦国家核数据研究的重大需求,研制出适配国际先进谱仪的共用读出电子学系统,该系统采用波形数字化技术,具备通用、可靠、智能、灵活、高效等优势,能够实现精细化测量,满足多通道、高精度测量的要求,为核数据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科采象团队现场交流
展览区,参观者纷纷驻足中科采象展位,对展出的新一代软件定义模块化仪器平台等系列产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采象团队耐心解答现场疑问,详细介绍产品的性能特点与落地应用优势,与众多中子散射领域专家、学者建立了深厚的联系与合作关系,同时充分了解当前中子散射领域的最新动态与未来趋势,为公司技术研发及产品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2、第十届中国LHC物理会议
11月14日,中科采象应邀携多款解决方案及PXIe、PCIe、μXI系列产品参加第十届中国LHC物理会议。本次会议围绕“大型强子对撞机”主题展开,大型强子对撞机通过模拟宇宙大爆炸后的状态,让高速运动的质子或重离子相互碰撞,以研究基本粒子的性质及宇宙的起源。由于对撞机中两束高能粒子束以接近光速的速度从相反方向行进,需要高速数字化仪精确捕获快速脉冲磁铁的电流脉冲波形等模拟信号,由此来保证设备在粒子束偏转等过程中能够安全运行。

中科采象产品展示
中科采象聚焦行业需求,基于PXIe、PCIe总线协议研制出一系列模块化数字化仪,通过将模块化设计思路拓展到FPGA开发、驱动和软件设计领域,发明新一代软件定义模块化仪器平台技术,该技术可实现硬件资源虚拟化和管理功能可编程等功能,具有软件平台化、应用软件多样化特点。其融合了先进的触发及同步定时技术、高效的IPMI智能管理系统、以及智能化的功耗与散热自动调节功能等,可适配多领域、多场景的需求。
展品展示环节,采象团队就参展展品的性能与优势进行详细介绍,并深入了解了大型强子对撞机领域最新需求与发展趋势,通过在高能量前沿、高精度前沿与实验技术前沿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助力国内粒子物理领域研究发展。
3、2024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
11月15日,中科采象应邀参加了2024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该展会作为世界级海洋装备展示窗口和高规格海洋经济合作平台,汇聚了国内外顶尖海洋装备企业及行业专家,共同探讨行业前沿技术与发展新趋势。
本届海洋装备博览会上,中科采象重点展示了其助力中国海油在海油勘探领域取得的成效。展览区,现场专家学者对中科采象展示出的新一代软件定义模块化仪器平台系列产品——μXI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尤为关注,同时围绕海洋物探仪器技术和数据采集仪器技术前沿等话题与中科采象团队成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核技术应用发展趋势和潜在机遇。

中科采象团队现场交流
中科采象作为中国海油首批深水油气装备产业联盟单位,攻克了大覆盖范围的地震波高密度高精度采集技术,并在产业链链长中国海油的带领下,助力中国海油完成海洋油气物探采集系列装备的多艘物探船大规模列装,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价格垄断,不仅提升了中国在海洋油气勘探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而且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十届全国中子散射会议暨国家中子源多学科应用研讨会、第十届中国LHC物理会议和2024中国海洋装备博览会为专家学者们提供了交流平台,也为参会公司提供了展示和市场拓展的机会。未来,中科采象将携手行业伙伴,推动高端数据采集仪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产品迭代,为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 上一篇:浙江大学物理学院与中科采象产品研讨会顺利举办
- 下一篇:中科采象完成数千万A轮融资